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9月24日晚间,从事金融科技服务的上市公司“ST仁东”发布公告,公司拟向深圳“江原科技”(原名“江原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迁址后2025年5月更名为“深圳江原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投资1亿元;如若投资完成,“ST仁东”将获得“江原科技”4.1427%股权,以布局AI芯片领域,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经IIR综合查询,“ST仁东”(“仁东控股”)成立于1998年7月,2011年上市;曾经历过两次更名,三次易主。
展开剩余85%“仁东控股”2017年收购的子公司“合利宝”,拥有《支付业务许可证》,具有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具备在全国范围开展线上、线下支付业务的经营资质;香港子公司“合利付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持牌主体已获得香港 MSO 牌照(Money Service Operator,由香港海关颁发,是从事货币兑换、汇款等金钱服务的合规凭证);是“仁东控股”目前的重要收入来源子公司。
2019年开始,“仁东控股”连续六年陷入亏损泥潭,再加之历史债务负担过重,公司陷入资不抵债困境。
2024年5月,“仁东控股”债权人“北京乐橙互娱科技有限公司”以“仁东控股”无法清偿债务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广州中院提交预重整及重整申请(2024年末,“仁东控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仁东控股”变更为“*ST仁东”);2024年10月9日,“仁东控股”临时管理人依法确定“仁东控股”预重整的中选联合体,联合体分为一名战略投资人及四名财务投资人。
据当时公告,参与“仁东控股”预重整的产业投资人/战略投资人为:“中信资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即“中信资本”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名财务投资人包括: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资产”)、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平安资产”)、珠海横琴水木同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水木同德股权投资”),以及北京丰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丰汇投资”)。
2024年10月23日,“仁东控股”公告披露10月21日已签署的《预重整投资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中信资本”或其指定主体在当次投资中应支付的重整投资款为1.495亿元(重整投资款将按照重整计划规定使用,用于清偿各类债务、支付破产费用及共益债务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 重整投资后的企业运营方面,“中信资本”将促使“仁东控股”核心子公司“合利宝”实现多项经营发展目标,如申请跨境外汇牌照及取得境外支付牌照;积极对接“中信资本”股东资源(经IIR研究院综合查询,“中信资本”股东阵容豪华,目前包括中信股份、腾讯控股、卡塔尔控股(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旗下)、大型养老金及寿险公司等),提升“合利宝”竞争力;积极推进“合利宝”与“中信资本”体系内已投企业间的合作等。
2025年3月,“仁东控股”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指定实施主体“深圳嘉强荟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仁东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0.17%。
重整完成后,“仁东控股”的股票交易撤销了因重整而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但因2024年其净资产为负值,股票交易仍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年8月末,“ST仁东”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半年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4.05亿元,同比下降39.7%;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13亿元后成功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3.4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0.87亿元后成功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
2025 年上半年,“合利宝”重点布局、发展跨境支付业务,跨境支付业务交易量约 825亿元,同比增长约159%,跨境支付业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合利宝”因间接控股股东“仁东控股”进入重整程序,境内支付牌照申请续展换证的流程处于中止审查阶段;期间“合利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并与监管部门沟通,推动换牌续展工作)。
不到一年时间里,“ST仁东”能高效完成重整计划,化解历史逾期债务,开展低效资产处置剥离,成功实现扭亏,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信资本”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本土在另类投资领域业务及产品线最为全面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
“中信资本”及旗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板块的独立品牌“信宸资本”被业界广泛熟知,主打控股型收购,代表性投资项目包括麦当劳中国、桂龙药业、杰士邦(LifeStyles/乐福思),以及早年间参与的美国豪威科技(OmniVision)私有化退市(现已并入韦尔股份/豪威集团)等。
「中信股份」退出 ,「信宸资本」买入 ,「中信资本」继续加码「麦当劳中国」| IIR
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从英消费品巨头手中买下「桂龙药业」| IIR
然而实际上,“中信资本”除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外,还有诸多业务/产品线,如不动产/房地产投资、结构融资、资产管理及特殊机会投资等;从目前进展看,参与“ST仁东”重整的应是“中信资本”特殊机会投资板块。
IIR据“ST仁东”公告,“仁东控股”董事会已全票通过此次《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而投资“江原科技”的1亿元资金,将来源于“仁东控股”体系内的自有资金(“仁东控股”自有资金出资5000万元,向“合利宝”借调资金5000万元)。
尚未“摘帽”的“ST仁东”,在当下拟豪掷1亿元跨界投资一家未盈利的AI芯片公司,可以说算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截至目前尚未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其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除不断深耕第一主业支付外,也积极谋划布局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在稳定第三方支付主业的同时,持续关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求具有较好发展潜力行业的投资机会。
不过,经IIR综合查询分析,本次“ST仁东”的投资意向也并非独自“起意”,其实是“江原科技”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一个投资参与方。
“江原科技”成立于2022年11月,紧密围绕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需求,专注全国产AI芯片研发。目前,“江原科技”的产品是基于12英寸晶圆流片的算力芯片,主要以算力卡形式出货,作为核心算力硬件提供给AI一体机客户、算力服务器等客户,最终在端侧算力设备(AI一体机等智能终端)、智算中心等场景应用。核心客户包括信创客户、互联网客户、地方算力中心等。
“江原科技”此前共计完成两轮融资(每轮均有追加投资),投资方包括达泰资本(旗下备案基金,下同)、普华资本、鼎晖投资(鼎晖百孚)、毅达资本、深圳罗湖投控(已迁址至深圳罗湖区)等市场化机构及国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苏州“国芯科技”、广州“品高股份”、北京“安博通”(通过旗下“深圳安博通创新投资”)相关主体等;两轮融资累计融得超4.5亿元人民币。2025年1月,“江原科技”第二轮融资的追加投资完成后,其投后估值已达18.6亿元。
此次“ST仁东”参与的投资轮次,是“江原科技”的第三轮融资,目前按照“江原科技”投前整体估值21亿元人民币进行定价,参与方包括广州“谢诺投资”、“广东慧创蚨祥”,“ST仁东”,以及老股东毅达资本(旗下基金继续追加投资),预计本轮合计融资3.139亿元。
目前,“江原科技”已完成第一代芯片产品D1的流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1芯片的算力卡产品D10的批量应用,即将推出基于第一代芯片产品的第二款算力卡产品D20,同步正在进行第二代芯片产品T800的研发工作,预计2026年实现流片量产。
从财务情况来看,“江原科技”自2024年起实现营收3000万元,但归母净利润约为-1.47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30.55万元股票申请配资,归母净利润约为-0.69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发布于:北京市胜亿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